笔趣阁

笔趣阁>朕是天子啊 > 第335章 策论选材上(第3页)

第335章 策论选材上(第3页)

冯国用再次解释道,“编户齐民后看人口多寡,人口多的大村就五六个村设一镇,人口少的小村就九到十个村设一镇,选一通往县城的交通要道,且村子比较富裕,人口较多,各村前往乡镇方便之处,设镇公所。”

众人闻言面面相觑,还从来没听说过这么搞的,不过他们现在只是来熟悉帅府行政架构的,就算想要反对,也没那个建议的权利。

再说,将来若鲁锦成了事,那他就是开国皇帝,凭借开国皇帝的权威,只要不是伤天害理,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政令,别说多设个镇级衙门,更离谱的政令只要鲁锦说出来,别人也没法反对,这就是开国皇帝的权威。

至于为什么虚村实镇,这也是鲁锦仔细考虑过的,在村里设官署实在没那个必要。

就算真设了,你让村长管什么呢?如果只是收税,组织徭役,这些镇县两级衙门也能办,没必要让村长再插一遍手,而再高级一点的事务,只凭一个村又无法支撑。

比如办小学,一个村的人口连一所小学的架子都搭不起来,要是几个、十几个村合办一所小学,这就比较合适了。

而如果没有镇级单位,只在县城里办小学,那各村的百姓去县城读书又太远。

再比如卫生所,还是那个问题,村里的人口太少,撑不起来,如果在镇上设卫生所,负责几个村的天牛痘接种,就更合理一些。

其他的诸如农技站,负责推广新作物和农业机械维修,比如土豆脱毒苗培育,这玩意难倒是不难,随便找个学过生物的初中生培训一下就能做,但需要一个最基础的生物实验室,起码得有超净台和试管吧,这也不可能全都下放到村里去,几个大村合办一个才更加合理,而且也不是每个县都有,只在那些需要大面积种土豆的县才会设这玩意。

虽然现在没有普及教育和牛痘疫苗这些东西,但不妨碍鲁锦先把架子搭起来,趁现在制度还未完善,搞改革是阻力最小的时候,不然以后正式建国,再想搞这些东西就肯定一堆麻烦事。

等这些江南士人了解了帅府的行政架构,鲁锦又让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本最新版的‘公输子’,又让李善长给他们介绍前几次考试情况,以及让他们看了当初鲁锦第一次考试的策论题,闫士国的那篇‘何为国’的文章和鲁锦的批示,算是鲁锦做了个自我介绍,然后这才正式召见这些人。

帅府的二进中堂内,等近二十名江南士人全部到齐后,鲁锦这才姗姗来迟。

众人顿时起身作揖行礼道,“参见大帅。”

鲁锦摆了摆手,“诸位不必多礼,都坐吧。”

等众人都道谢落座,鲁锦这才说道。

“诸位都是江南有才学之辈,能主动前来投我的帅府,想来也是和我有共同志愿,愿意随我驱逐鞑虏,再造中华,拯救苍生,匡扶天下的志同道合者。

“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,之前也已经让百室先生和冯秘书给诸位讲解了帅府如今的架构,还有一些我公输氏的介绍,想必你们也已经对我有了些了解。

“按之前的规矩讲,本不应该直接给你们授官,你们寸功未立,又未经考试,直接授予官职,难免有人不服,觉得我赏罚不明,但现在帅府人手急缺,各地应考士子又未全到,百室先生也劝我先择一二贤才录入帅府,一来填补空缺,二来也能让你们给江南士人做个表率,我这才答应了他。

“但规矩不可废,赏罚也不能不明,诸位想要入帅府为官,还需先回答我几个问题,正式的考试就免了,我这里有三道策论,诸位可选一擅长的作答,若能让我满意,帅府定然虚位以待。”

众人闻言全都坐直了身体。

“第一问,如何理财?宋元两朝都用钞票,前宋始用交子,两朝却都因此搞出了灾祸,宋元两朝灭国的原因虽不能说全赖钞票吧,但钞票绝对占其中一个原因,请诸君为我解惑,今后要不要继续使用纸币,如果用,应当怎么用,如果不用,那我们用什么做钱。

“还有财政方面,帅府现在四处征战,急需钱财,该从哪里收税,还请诸位先生试言之。”

鲁锦缓了缓,站起来转了两圈,又说道。

“第二问,自唐朝灭亡,五代十国,宋虽一统天下,却始终未能收回燕云,也未能收回大理、交趾等地,导致这些地方脱离中国许久,尤其是北方的幽燕之地,北伐之事我自有定夺和把握,可将来该如何弥补南北人心,请诸君为我解惑。

“这第三问,乃是如何治国,汉初有黄老之学,建议无为而治,朝廷尽量不要多管,让百姓自行休养生息,我且将之称为小政府。

“与之相反的便是大政府,朝廷多出政令,多管事,但又有许多儒生觉得这样扰民,可如今天下,已经被暴元祸害的不成样子,民生凋敝,百废待兴,流民遍地,朝廷又如何能无为而治呢,难道什么都不管吗?

“请诸位先生为我解惑,该如何治国,才能尽快恢复元气,让百姓能安居乐业。”

(本章完)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