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游春词曲图片 > 第2章 第2章送炭(第3页)

第2章 第2章送炭(第3页)

潘妈妈随忍冬进到二夫人院中。

院子在西头,朝西的院子常年潮湿,木头腐朽气味很重。

檐下只有一盏不明不暗的灯笼亮着,灯焰在寒风里不时跳跃,苟延残喘。

灯笼不防风,咯吱咯吱地响,夜里风再大些,绝对撑不住要灭的。

院墙冷冷清清,连个守夜的人都没有,满院浓浓苦药气,几株矮树也生得颓败,像被药气活活熏蔫了似的。

“叔母,是我,媞媞,您睡下了吗?”

忍冬叩响房门。

她站在门外,看了一眼门边熬药的红泥小炉与药铫,不知为什么,心里一个劲地发紧。

好在没等多久,屋里有些动静传出来,接着亮起灯。

那一点昏黄烛火弥漫开,转瞬照亮屋子,也照亮了屋外那张兴奋的小脸。她额头上满布汗珠,胡乱抹了一把,门扇吱呀打开,冷意跟着蹿了出来。

来应门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婢女,一见忍冬,抽抽涕涕地哭了起来,直把忍冬的心哭慌了,“我送炭来了,二叔母呢,吃药了吗?”

“天太冷了……二夫人她吃什么吐什么……药也喂不进去,小娘子,天太冷了……”

春雀毕竟年纪小,心急之下,说话颠三倒四。嘴里腾腾冒白气,一个劲儿说天太冷了,眼睛哭得像两颗烂桃。

忍冬拉起她的手搓着。

她一路过来出了汗,手心很暖,小婢女呆在屋子里,手却冻得像块冰。

二夫人周氏出身不算高,却也是不愁吃喝的人家。家中人口简单,父亲是个秀才,仕途不顺,多年只有一女,爱如珍宝,周氏写得一手好字,诗文皆通,与赵家二郎情投意合。可惜过门没多久,赵二郎患病死了,老夫人一口咬定她克夫,克死了起先与她订亲的人家,又克死了她的二郎,视周氏如同杀子仇人。

赵家二郎安葬没多久,老夫人将周氏打发到西院来住,仆妇尽数收去,月例时有时无。上房偶尔打发人来送钱,没有不给周氏一顿排头吃的,周氏性子绵软,不敢与婆母分辨。

头两年,她身边有娘家带来的两个女使,精干伶俐,遇到事情尚且能挡一挡。奈何家里刁奴心眼多,见周氏年轻守寡,娘家没人了又不成气候,常常往老夫人耳边吹风,没多久,两个周家女使被拉出去,胡乱配了人家。

可想而知,之后是怎样的处境。

到如今,周氏身边只剩下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春雀,胆小怕事,遇事先哭。周氏在病中,缺衣少食,多年来,嫁妆头面,所有能典当的东西一律拿出去变卖,兑成现银过日子,紧巴巴的,捱过一日是一日。

春雀牢牢记住自家夫人的嘱咐,没把烦难往外头说,尤其不能让赵忍冬知道。

但这回,她怕了,总觉得有一种说不清的恐惧萦绕在心里。熬药的炭不够用,为了省些炭火,夫人让她不必熬太久,滚了就拿进来,这样吃了大半个月,病不见好,夜里又常常呕血。

听人说小娘子从庄上回来了,春雀总算找到了主心骨,不敢提周氏呕血的事,只说院里缺炭火。

没想到,才过去几个时辰,小娘子真的把炭寻回来了,夫人有救了!

春雀满腹心酸,全变成眼泪泄了出来。

“哭顶什么用,把眼泪擦擦。”

忍冬摸了摸春雀脑袋,摘下腰间青布缝的馔袋,塞到她手里,“里头有几块糖,你吃吧,我去看看二叔母,吃完了糖就把铜盆取来,我来生火烧炭。”

潘妈妈站在廊下,看她从容安排,行动间流露出与年纪不符的沉稳老练,不免喟叹。

冬姐儿才十五出头,这不是孩子宽慰孩子吗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