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妪走到窗边,推开木窗。春风拂面,带来远处田野的泥土香,还有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。一只问心莲随风飘来,落在她的掌心,花心浮现一行小字:
>“破坏是为了重建,还是只是为了破坏?”
她合拢手指,轻声道:“世界不会因为提问而倒塌。真正危险的,是从某一天开始,没人再觉得这些问题值得生气了。”
当晚,男孩独自来到井边。晶石依旧悬浮,电光流转,但频率变得柔和了许多,像是在呼吸。
他蹲下身,对着井口说:“我知道你听不懂人话……但我想告诉你,今天我问了一个问题,把我自己吓到了。”
风吹过林梢,没有回应。
“我问:如果有一天,连‘反抗压迫’本身也变成了一种被灌输的信念,那我还剩下什么可以相信?”
井水微微荡漾。
片刻后,一道极细的电光自晶石中心射出,击中他的眉心。一瞬间,他看到了无数画面:有古人焚书坑儒只为求安,有未来人类接入思维网络共享“真理”,还有他自己,站在一片废墟中,手持火炬,身后是欢呼的人群,而前方,是一堵写满“正确答案”的高墙。
他踉跄后退,冷汗浸透衣衫。
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无知,而是**我们总以为自己正在觉醒**。
次日清晨,一封信静静躺在油灯下。信封空白,打开后只有寥寥数字:
>“你已经开始怀疑‘怀疑’本身。
>这很好。
>继续走下去,别怕迷路。
>??王平”
男孩怔住:“可王平已经……”
老妪走过来,看了一眼信纸,淡淡道:“王平早就死了。但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每当有人真正开始追问,他就活一次。”
她拿起信,投入灯中。火焰腾起三尺高,映出一个模糊身影??依旧是那个背着破锅的旅人,拄着竹杖,走向远方。
“他还走得动啊。”男孩喃喃。
“只要还有人在后面喊‘等等,我还有一个问题’,”老妪望着火光,“他就永远不会停下。”
多年后,这片土地被称为“醒土”。这里没有统一的律法,没有固定的信仰,甚至连学校都不教授标准答案。唯一的共同准则刻在学堂门前的石碑背面:
>“你可以不信一切,但请务必怀疑得真诚。
>你可以否定所有,但请确保你的否定,源于你自己问过的问题。”
而在星空深处,每逢雷雨之夜,总有孩童声称听见云端传来笛声??凄厉、执拗、永不停歇,像是在召唤所有沉睡的灵魂:
>“醒来!
>别忘了你曾有过不甘!
>别忘了你心里那个始终没得到回答的问题!!”
某一日,一个满脸风霜的旅人路过此地,驻足于油灯前。他伸手触碰火焰,竟未被灼伤。灯焰在他指尖跳跃,忽然映出他年轻时的模样??赫然是当年跃下悬崖的李承光。
他望着灯火,久久不语。
最终,他从怀中掏出一页泛黄纸片,正是当年留下的那张道歉信。他将其折成纸船,放入井中。
纸船漂至晶石下方,忽然自燃,灰烬凝聚成三个新字,沉入井底:
>“我也问。”
风起了。
梅花纷飞,落在每一个睁开双眼的灵魂肩头。